作者 | 是怀远老师呀捷元网
来源 | 帆书 樊登读书(ID:readingclub_btfx)
曾在深夜刷到一条朋友圈:
“加班到凌晨,看着空荡的办公室,感觉自己每天都被生活推着走,心里堵得慌。”
底下点赞的人很多,评论区藏着无数相似的疲惫:
有人说:“同事背后使绊子,明明委屈却还要笑脸相迎”;
也有人说:“孩子的学费、父母医疗费,都让我不敢停下工作”。
人至成年,才知晓万般不由己的滋味。
工作、生活,样样都要紧绷。
看到他人有出彩的地方,就忍不住比较、内耗自己。
直到某一时刻,才忽然醒觉:
原来生活最累的,从不是忙碌的奔波,而是心里始终放不下的 “较劲”。
我们常被外界的压力和挑战所裹挟,忘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。
而真正聪明的人,并非事事争强,而是允许万物穿过自己。
《半山文集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
“每一种难以接受,都给自己树起一道墙,墙树得多了,不是迷宫即是牢笼。”
当一个人所能接受的困境越多,他越是自由。
作家史铁生,21岁双腿瘫痪后,他不止一次手砸玻璃、割腕,只为自杀。
那些向死而生的瞬间,最终,是静谧的地坛拯救了他。
当他看到古柏苍黑、落日永恒、草木生长生生不息,才逐渐明白自己的苦难在天地间竟如此渺小。
思考死亡,倒不如思考接下来的人生应当“如何活”。
那些曾让他感到窒息的苦难,最终都被他化作了笔下的光,写下了振奋无数后来者的散文《我与地坛》。
看着史铁生的遭遇,突然理解一句老话:
“如果老天想送给你一个大礼物捷元网,但又怕你接不住,他便会先把你推向低谷去磨炼,以此拥有足够的坚韧和智慧去迎接生命的馈赠。”
现实亦如此,我们所经历的风暴,往往裹挟着觉醒的种子。
那些令我们跌倒的坎坷,或许正是命运垫在脚下的台阶。
若一直顺着自己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做事,得到的可能就是“命”。
而“运”,则是在顿悟之后,寻求改变,找到破局的方法。
莫言曾说:
“每个人的生命里,都有艰难的时刻,熬过去,人生就会变得美好而辽阔。”
生活总爱把礼物裹在荆棘里递来,有人被刺扎得缩回手,有人忍着疼拆开包装。
与其思考“凭什么是我”,倒不如想想“这件事情教会了我什么,”才是生命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。
笑过哭过,皆为经过;好事坏事,终成往事。
所有的过往,都是命运的赠礼。
在万万亿的巧合之下,才诞生了现在的自己。
《宋书》中,曾记载了一位北宋名相李沆的故事。
一次下朝路上,他被一名书生拦下并递上批评状,还遭其大骂:“身居高位者不为苍生谋福,何不退位让贤?”
李沆听罢,也没有为自己辩解一二,便离开了。
回家阅览诉状后,他便如往常一般读书。
数年后,书生当官才明白李沆的苦衷,主动向他请罪。
李沆却说:
“我从没把那事放在心上,又何谈伤害呢?”
被侮辱,被咒骂……是很多人难以忍受的事情,更不要提注重清誉的古人。
但活得豁达的人,早已屏蔽了外界的嘈杂。
生活就像一场热闹的集市,有人叫卖功名,有人兜售标准。
若你总跟着别人的吆喝跑,只会弄丢自己的节奏。
人真正的清醒捷元网,是听见所有声音,却只遵从自己的节拍。
菜根谭有言:
“竹篱下,忽闻犬吠鸡鸣,恍似云中世界;
芸窗下,雅听蝉吟鸦噪,方知静里乾坤。”
真正的智慧,是把外界的声音调成背景音,让内心的热爱成为主旋律。
而在现实生活里,我们常被焦虑所困,嫉妒同事的升职、羡慕朋友开启新生活,而自己却一事无成。
这才惊觉:
人最可悲的不是落后,而是弄丢了那把丈量自己的尺子。
正如杨绛先生所说:
“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,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。”
当我们总是被外界的声音所打扰,然后丢掉真正的自己。
不如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建立自己内心的锚点,才能抵御外界万物给自己带来的冲击。
《道德经》里有句话,叫做:
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
意思是:
人真正的强大,并非在于争夺,而在于顺应自然,以无为而无不为。
当你放下争执,反而能赢得更多。
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志向高远,他认为人生的第一等事就是“读书做圣贤”。
但因为王阳明个性耿直,不趋炎附势,导致得罪了朝中的一些宦官。
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,朝中有很多的奸臣嫉妒他。
宦官们更是妄图占功,于是怂恿明武宗将宁王放回,亲自去抓捕他。
明武宗天生贪玩,不问朝政,但因为王阳明抓捕了宁王而愤愤不平,他责令让王阳明放了宁王,自己御驾亲征!
武宗年纪小,不懂得事情的轻重缓解。
但王阳明很清楚,若此刻放宁王,就等于放虎归山,日后再想抓捕就难了。
但他心里更知晓,此时直言进谏就是往枪口上撞,只会惹武宗更加生气。
于是,他主动将平定宁王的功劳让给太监张勇,自己躲进寺庙乐得清闲自在。
张勇得了好处之后就拼命与其他人周旋,王阳明也因此逃过一劫。
老子所说:“柔弱胜刚强。”
一个人真正的强大,是允许万物穿过自己,却不改变内心的澄明。
站在岁月的长河边回望,那些曾以为惊天动地的事,不过是水面的涟漪;
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人,早已成为岸边的风景。
聪明人懂得,生命是一场不停息的遇见与告别。
重要的不是留住什么,而是让每一次经历都成为滋养灵魂的养分。
有句话说得好:
“我们走的太远,就会忘记为何出发。”
与其让自己在外界的压力、比较中挣扎、内耗,而让自己迷失方向,陷进无尽的疲惫和迷茫。
而那些真正聪明的人,都允许万物穿过自己,让自己灵魂得以净化。
接纳生活中的困境其实是命运的赠礼;
建立内在的锚点,用来抵御外界万物的冲击;
生命不过是一场日趋圆满的体验,尽兴此生,输赢皆有意义。
点个,让万物自由穿过生命。
作者 | 是怀远老师呀,来源:帆书樊登讲书(ID:readingclub_btfx)。
主播 | 童童,公众号:童童陪你读书,微信视频号:童童陪你读书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